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赴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专题调研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工作
供稿:   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    |  编辑:李晔   |  初审:李秀丽   |  终审:樊要玲    日期:2025年11月02日

10月31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围绕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开展专题调研。工创中心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焦爱萍先后走访花园校区南院和北院工训场所,实地察看了3D打印、激光加工、电子工艺、数车加工等工程训练项目的教学组织与学生实训情况。她走进课堂一线,与师生亲切交流,认真听取中心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全面了解各实训项目中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与实施成效,并就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中的思政育人效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焦爱萍指出,实践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思维能力与工程素养的核心平台,要充分挖掘实训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她强调,要从精密加工中凝练“工匠精神”,在团队协作中传递“合作共赢”理念,于工程设计中厚植“科技报国”情怀,引导学生在工程训练中潜移默化接受价值引领,实现“技能提升”与“思想塑造”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焦爱萍就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系统构建“实训项目+思政元素”融合育人体系。组织骨干教师深入挖掘各实训模块中的思政切入点,开发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推动实训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二要着力提升实训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示范教学等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提升思政资源挖掘能力与教学设计水平,使每位实训教师都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思想引路人;三要健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将思政育人成效纳入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结合学生反馈、教学督导与成果展示等方式,持续优化思政融入路径,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