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周淑蕊 国际教育学院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1年05月20日
近期,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富生教授领衔翻译的“国际水文化译丛”系列图书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受到学界和水利行业的关注与好评。
“国际水文化译丛”系列图书是把国外优秀水文化著作翻译到国内的一次探索和尝试,该系列图书是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以来陆续推出的《水文化》系列丛书,此次首批翻译推出6部,分别为:
《水伦理——用价值观解决水危机》(张红梅译,曹德春、李延频审校,张富生修订)。作者David Groenfeldt是新墨西哥圣达菲水文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主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本书旨在阐明水伦理是理解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是水政策、项目和应用的一个内在维度。理解和把握好水伦理有利于解决水政策、水资源分配和使用的争议或冲突,有利于使争议或冲突各方认清各自位置,为建设性谈判提供遵循原则。该书通过对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南非和美国广泛的案例研究,明确指出,流域组织本身不论“好”与“坏”,与自然共存和协同效应的新伦理最终不是取决于科学、法律或财政,而是取决于我们所持有的价值观。
《水权——政策、治理和社会之争》(张富生译,张红梅审校,朱海风、曹德春修订)是一部高端论坛文集,撰稿人均是优秀的思想家、学者和活动家。负责会议文集编辑的是两位作者兼组织者,一位是Farhana Sultana,美国麦斯威尔学院雪城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水治理、政治生态、社会性别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另一位是Alex Loftus,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地理系讲师,主要从事城市水政治生态与政治的可能性研究。书中对如何理解、协调、获得和争取联合国确立的“享用洁净水的权利为基本人权”这一普遍水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书中汇集了一批优秀学者、政策制定者和活动家的思想观点,各自重点分析了如何把水权之争的道德争论转化为获得安全用水的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本书使用了一系列哲学理论和法律研究的视角及治理方法,把抽象的水权争论应用于具体的水权斗争和案例系列研究,包括对非洲、亚洲、大洋洲、美国、拉丁美洲、中东、北美和欧盟的水权状况的实证研究。
《水安全——原则、视角和实践》(张富生、韩宇平译,张红梅审校,朱海风修订)是一部非常有特点和创意的学术专著。该书由国外四位资深水资源研究专家Bruce Lankford、Karen Bakker、Mark Zeitoun和Declan Conway合著。在没有预设关于水安全的前提下,邀请了27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水和水安全的专家学者作为撰稿人,聘请38位资深专家作为审稿人,让他们以自己视角来参与到对“水安全”问题的讨论中,各抒己见。专家们从政治经济、政治生态、法律、地理和国际关系等不同角度解释水安全的概念、发表自身的看法,不囿于传统角度对水的解读,角度新颖,从不同维度探讨水问题,涉及的内容广泛,发人深省。
《国际水法和公共安全》(张富生、张红梅译,刘文锴审校,何楠修订)是一部具有理论意义的跨学科学术专著。该书作者Bjørn-Oliver Magsig是环境和规划法律部(德国莱比锡)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长期关注国际环境法,水外交以及自然资源和国际安全之间的联系,并在区域安全和不稳定的背景下,对目前跨界水道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估,目的是对不断发展的国际公法体系做出贡献。Bjørn-Oliver在法律和跨界河流流域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同时也是欧洲环境法论坛管理委员会(EELF)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环境法律委员会成员。
《水:和平催化剂——跨界水资源管理和冲突消解》(张富生、朱涵钰、韩宇平译,张红梅审校,王天泽修订)的作者Ahmed Abukhater是Pitney Bowes全球产品管理总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大学地理与规划助理教授,曾任公司规划与社区发展全球行业经理和加利福尼亚PLACES主任、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导师,主要研究跨界水资源管理、冲突消解和水外交。该书采用常规的学术研究范式:绪论-问题提出与分析-结论。基于对跨界水冲突的见解及各地区间开展的水谈判,作者首先概述了本书的理论和认识论背景,将这一研究置于整个学术背景下,对相关著名文献做出新的阐释,提出研究课题及其结构与目标;其次,阐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提出本研究的方法论设计;依据国际水冲突的主要趋势和一般模式对案例选择策略进行系统阐释,简要分析九个案例,并从中选取(1994年《以色列-约旦和平条约》和1986年《莱索托高地水项目条约》)两个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研究和对比分析,进一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和推论,为水谈判和公平解决理论与实践提供启示;将其研究结果用来制定解决冲突的变革性方法和全面解决冲突战略,为形成公平的水外交和令人满意的协议提供指导,将水谈判从非合作状态转变为合作状态;最后概述重点研究结论及今后研究建议。
《水紧缺、生计与粮食安全》(张富生、张红梅译,刘文锴审校,何楠修订)共九个章节,全书以水与粮食挑战计划(CPWF)在十年内开展的120余个项目为参考,基于CGIAR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人享有粮食安全的愿景,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水与粮食挑战计划(CPWF)在世界各个流域颇具成效的工作。Larry W. Harrington 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水与粮食挑战计划(CPWF)项目主任,Myles J. Fisher 为哥伦比亚卡利市安第斯生态区域可持续发展联盟(CIAT)的荣誉科学家,二人作为CPWF的直接参与者,从直观的角度对十年来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挑战项目中关于水紧缺、生计与粮食安全的了解与发现演变过程进行总结,并辅之以理论支持,最终编就这部理论性与指导性并存的学术专著。
丛书由朱海风、王天泽作序。
“国际水文化译丛”的翻译团队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体现了我校作为一所以水起家、因水而兴的高等学府服务于水治理和水安全的学术担当。《国际水文化译丛》译者团队在水文化及其翻译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张富生教授系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据悉,除已经完成的六本译著外,翻译过程中集结而成的“水文化术语库”也即将公之于众。
译丛的出版,对于我国水安全和水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水文化的视野,推进了我国水文化的繁荣发展,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推动我国在更宽领域和战略层面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教育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