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近年来,我省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进,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开设“在马言马”栏目,聚焦我省高校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际行动和持续投入,展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时代的发展成果。
今天 一起走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集体备课研讨会现场
10月2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高校结对提升集体备课研讨会,会议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梅工作室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笃波、党委副书记焦爱萍出席会议,省内11所结对提升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彭慧敏主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王笃波讲话
王笃波指出,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包括“德法”课在内的各门思政课,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他就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思政课,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把准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提升思政课价值引领,深刻思考“为什么融”;二要把准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素养,深刻思考“融什么”;三要把准思政课的实践要求,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深刻思考“怎么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
焦爱萍致辞
焦爱萍介绍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以及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等情况,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从顶层设计、资源投入等方面全方位保障,推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作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实施、师生共同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她希望,通过此次集体备课研讨会,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深化校际合作,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梅作主题汇报
张梅介绍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做法,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德法”课的内容对照及学理逻辑进行整体讲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彭慧敏主持
主备课教师发言
四位主备课教师
围绕多个不同主题
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了
融入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卢保娣
卢保娣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德法”课第一章进行分享:一是找准融入点,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人生目的相融,将“自信自强、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与人生态度结合,将“奋斗担当”的实践要求与人生价值统一;二是通过有机融入,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精神进教案、进课堂,并借助各类教学资源与平台,最终实现理论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在实践中成就出彩人生。

郑州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赵珊
赵姗围绕如何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有机融入“德法”课程第二章第二节“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三个层面展开分享:一是“为何融”,要深刻把握融入的时代命题和课程使命;二是“融什么”,要把握第五卷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内核;三是“如何融”,探索“理论-案例-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路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
余佳莹
余佳莹聚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文化部分如何融入“德法”课第三章的“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部分,进行了分享。首先,她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脉络作出阐释。接着,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文化部分和“德法”课相关内容的融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教学设计的建议。最后,呈现了代表性教学案例:“中国国家版本馆”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友、《三体》作者刘慈欣在《人民日报》撰文”,对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
姬迎喜
姬迎喜围绕“三问三阶:高质量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德法’课”,重点就课前学理,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课中讲理,紧扣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关注学生的困惑点,把握实践转化“落脚点”,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一讲好思政课的“金钥匙”;课后辩理、践理,通过思政课教师经典导读、思政下午茶,基层社区治理体验等青春行活动,按照“讲什么、融入什么、怎么融入”的思路和特色做法做了展示和分享。
参会高校代表发言及自由研讨

参会高校代表发言及自由研讨
各高校代表先后发言,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为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应当成为“德法”课程的核心理论支撑。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自我革命等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深度结合。
在自由研讨环节,参会人员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专题化+问题链”的创新教学模式,设计“治国理政青年说”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的理论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需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世界观方法论为统领,创新“理论阐释-价值引导-实践转化”的教学路径,使“德法”课真正成为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



参会人员认真听讲
本次集体备课研讨会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德法”课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结合所在高校思政课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s://mp.weixin.qq.com/s/i62wtKo_XixMigQNvVdD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