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五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供稿:李志国[新闻焦点      |  编辑:    日期:2008年12月21日
 
我校召开五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12月18日下午,我校隆重召开五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全体校领导及各分团代表共13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许琰主持会议。
    大会听取了严大考校长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化学校各项改革 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2005年五届三次教代会以来学校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认为2006年以来的三年,是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十一五“发展规划,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三年;是我校巩固和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三年;是我校以更名大学和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目标,固本强基、继往开来、加强内涵建设的三年;也是我校认真总结五十多年办学经验,不断扩大办学空间、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办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全面促进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三年。第二部分是关于我校近三年的财务工作报告。第三部分分析了现阶段我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要任务。今后一段时期,我校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以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更名大学为目标,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二是对于各种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发展思路要进一步明晰,统筹兼顾,达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三是发挥群众智慧,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扩大资金筹措渠道,破解资金难题,为新校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大会听取了石品副校长《关于〈校内津贴分配实施方案〉(草案)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改革出台的背景、基本思路、主要特点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我校实行的《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始于2002年,随着我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当时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导的分配机制与目前我校以申报博士点、更名大学以及加快建设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已不相适应,改革势在必行。新的实施方案尽可能做到既明确目标,又强化措施,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既体现继承性,又突出创新性,具体而言,具备以下七个特点:1. 实行“切块分配,二级管理”的津贴分配模式;2. 实现由“身份”主导津贴分配向“岗位”与“业绩”主导津贴分配的转变;3. 在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强化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 突出提高“高层次岗位”的待遇水平,向教学一线倾斜,同时兼顾了分配的公平性;5.相对于兄弟院校,在分配要素上予以扩展,增加了学生管理和资产利用的分配要素;6. 注重了离退休人员津贴的增长;7. 注重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采取了分步走的办法。报告还强调了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渐进性和坚定性。
    大会审议通过了以下决议:大会认为《方案》的框架基本符合学校的实际,有利于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不同程度地提高全体教职工津贴收入水平。大会原则同意《方案》关于“促进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的指导思想和关于“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强化科研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切块分配、两级管理”等分配原则,同意《方案》中考核体系和分配要素的设置框架。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方案》,大会建议,会后成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工作小组,进一步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方案》作进一步修订,使其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更能代表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修改后的《方案》再经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各分工会讨论,最终经党委讨论通过后颁布实施。
    校党委书记朱海风同志在大会上作了总结讲话。朱书记说,这次大会是一次意义非凡、富有纪念意义的大会。本次大会是我校2008年党政工作要点的既定内容,是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校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的最好纪念。大会确定了《校内津贴分配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我校2002年《校内津贴分配办法》进行了替代转换,标志着我校津贴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是一次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大会。大会的召开对我校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学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激发办学活力,推进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朱书记指出,本次教代会是一次很有特色的大会。大会既严格执行了教代会程序,又进行了灵活调整,把实施方案的修订和完善适当向前延伸、向后延伸,符合我校校情,体现了“有组织、有步骤、循序渐进”的特点。朱书记说,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我校的改革也必须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津贴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它和我国整个改革一样具有探索性、复杂性、艰巨性,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同时也需要得到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学校发展与教职工发展及提高待遇之间的关系,需要妥善对待和处理各种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不能一味追求绝对完善、绝对公平,不能要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为了积极稳妥地深化津贴分配制度改革,会后要立即组织力量对有关实施细则进行认真修订,使之更为完善,尽快付诸实施。
    朱书记在会上分析了当前我校面临的主要任务,指出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促成省部共建战略协议的签订、更名大学、新校区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不改革就没有前进动力,不改革就不能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团结一致,树立责任感和自豪感,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增强改革创新能力和承载能力,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学校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上来,努力为构建和谐美好、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