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省委书记王国生讲话为统领,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公共管理学院做足做好“水文章”
供稿:胡德朝 公共管理学院      |  编辑:刘春杰    日期:2020年04月11日

连日来,省委书记王国生莅临我校调研时的讲话在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公共管理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学习领会最新精神,认真落实对接,对标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在《以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拓展特色办学的思考》中提出的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六个一流”,依托河南河长学院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公管学科优势,建言献策,持续做足做好“水文章”。

一、提高站位把握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王国生书记到我校调研是学校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为公共管理学院发展带来有利的契机。学院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王国生书记讲话精神,就如何把学习讲话同学院发展、学科凝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对接结合,学院专门组织专家以及河南河长学院院务办公室成员召开会议,并邀请何楠、李贵成、刘华涛等教授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迎来了又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学院要依托河南河长学院,充分发挥该平台的重大作用,把培训、决策咨询、学术研究等建立在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基础上。学院将继续以河长制湖长制培训为抓手,切实提升全省各级河长湖长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中贡献华水智慧。

二、依托平台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多措并举

学院把贯彻落实王国生书记重要讲话与学院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依托河南河长学院平台,力争在博士点申报、国家一流专业申报、省级特色骨干学科建设申报、本科新专业申报等工作上取得突破和进展。

目前,河南河长学院结合水利部、河南省河长制2020年工作重点,整合校内外资源,扩大校外培训实践基地,抓紧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河长制相关科学研究,积极承接河长制相关的重大招标、决策咨询、企业咨询等项目,灵活多样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工作。2020年3月,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办公室已发布通知,联合河南河长学院开展征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世界各国的河湖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并计划建立每年征集的常规机制。

三、发挥公管学科优势,积极对标建言献策

王国生书记在我校调研的重要讲话,既为新时代如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也为华水学者如何进一步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公共管理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和学校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优势,成立了以何楠、李贵成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持续开展黄河流域、黄河文明重大专项研究,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2019年4月25日,何楠教授在《中国水利报》刊发理论文章《把准改革发展主基调 筑牢生态文明基石》,对新时代如何承担起“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对策和思路;2019年12月6日、2020年2月7日,李贵成教授分别在《河南日报》刊发理论文章《以系统协同为突破口推进黄河流域治理》、《以开放思维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系统思维、开放思维推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研究团队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应急专项研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提出政策建议。何楠教授就疫情引起的社会心态问题展开研究,其撰写的理论文章《用健康的社会心态应对疫情防控》发表在2020年3月12日的《河南日报》理论版上。李贵成教授撰写的研究报告《破除疫情防控中“痕迹主义”的治理策略》被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办公室采用,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专报》第92期上全文刊发。

四、营造水周宣传氛围,开展活动形式多样

在28届“世界水日”、第33届“中国水周”期间,河南河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校团委等单位,围绕“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主题,开展了以“厉行节约用水,助推幸福河湖”为主题的第一届河长制宣传周活动。3月22日,联合发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倡议书》。3月23日,学院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集体学习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坚持节水优先 建设幸福河湖》。宣传周期间,精心挑选关于河湖长制、节水理念、节水政策、法律、用水效率等相关知识,通过微信开展线上答题。经统计,共有2000余人参与了答题活动,参与人员覆盖河南、新疆、北京、安徽、山东、河北等。在河南河长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网站上开辟专栏,在醒目位置放上水利部发布的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图片、宣传口号和水法宣传公益广告,并集中宣传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农田水利条例》《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周期间,在全校共征集到“最美家乡与幸福河湖”线上作品500余件,作品涵盖文章、视频、原创歌曲、手绘海报等。

五、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 传递华水人时代声音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利用疫情这个特殊教材,努力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挖掘新时代水利精神典型人物事迹,开展了“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院师生在困难和危机面前,与人民共命运、和时代同步伐。学院认真布置教学事宜,多次组织视频会议传达学校精神,对教师进行网上教学培训,强化课程育人导向。院内督导深入课堂听课,掌握第一手情况,努力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结合公共管理课程特色,专业课教师把防疫阻击战中的中央精神、先进事迹等鲜活素材及时纳入公共危机、社区管理等教学中,把抗“疫”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活教材”,在向学生传递科学严谨治学态度的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华水教工的担当。3月中旬,学院深入挖掘在防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组建6人“最美战疫者”大学生宣讲团,深入学生开展网上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引领师生齐心协力战胜疫情。宣讲共开展4场,学院500余名师生聆听了宣讲。宣讲人员以切身防疫体会以及新颖的宣讲形式,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新时代水利精神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