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3至16日,我校召开了2006年改革发展研讨会,主要议题是两校区办学模式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体在郑校领导及53名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经过了校党委的认真研究、有关部门的精心筹备和参会人员的积极努力,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次会议召开全体人员会议5次,小组研讨6次,大部分与会同志都就研讨议题作了发言。
会议首先听取了王保国副书记《关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推进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论证报告》和许琰副书记《关于花园校区和龙子湖校区资源综合利用的调研报告》。王保国同志在报告中阐述了我校推进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二级办学模式的优势,并提出了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强调了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许琰同志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两校区资源情况,分析了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校区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原则、依据及新校区两种建设思路,并针对思路二提出了具体的办学思路、新校区管理模式、两校区资源综合利用措施等。
会上,朱海风书记作了题为《总结经验健全机制、努力推进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动员讲话。他首先讲到,推进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然后他认真总结了我校近年来在推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重要举措,同时列举和反思了目前高校重大决策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重决断轻谋划、重急事轻大事、思路不清、举棋不定、临时动议、仓促决策等等。他要求全体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进一步明确决策中枢(党委)的职责权限;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抓住机遇,及时决策,防止决策延误;建立和健全权威的决策咨询系统,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确保正确决策得到贯彻执行,促进学校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各小组就研讨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积极准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14日下午和16日上午的集中发言会上,发言同志就自己所关注所思考的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很多好的思路和方案。
16日下午,朱海风书记作了总结讲话。讲话回顾了整个会议的筹备情况,高度评价了与会人员的研讨工作,指出这次大会是一个推进学校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会议,是一个群策群力、共谋学校改革发展大计的会议。会议的主要收获有:取得了共识,明确了目标,开阔了思路,拓展了议题。在两校区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会议一致认为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明确两校区办学布局迫在眉睫,建设节约型校园、开源节流势在必行,合理安排和利用两校区资源刻不容缓。在推行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会议一致认为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这项改革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积极推进,重点突破。通过这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即学校办学主体全建制转移和搬迁到新校区;院(系)实体化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确立。朱书记还全面总结概括出了关于新老校区定位、新校区建设、两校区办学格局、校院(系)管理体制改革及构建节约型校园、开源节流等重要工作的几种思路。最后朱书记对会后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由大会秘书处把会上各位同志的发言和提出的思路、方案、建议,包括中层干部培训献计献策的内容,进行整理,编辑印出一本文集;二是按原来两个专题分工,分别由王书记、许书记继续负责,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综合同志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假期继续深入调研和研讨,形成正式的论证报告和操作方案,开学前后提交学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而后实施;三是进一步认真总结经验,包括这次研讨会的经验,吸纳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建立健全我校重大决策的运行规则和机制,积极推进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他希望与会同志今后要更加重视研究学校的新情况,努力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新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继续发扬顾全大局、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真正做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