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学院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成才奉献,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坚持“以我所学,服务社会,提高素质,全面成才”的方针,以科技创新为特色,以服务水利为载体,安排学生分别在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投资公司、中国水电工程第八工程局等单位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服务,组织人员参加学校赴南阳市桐柏县平氏镇康庄村科技兴农服务团、赴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社会实践队等学校统一组织的实践队伍。
水利学院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切合实际、特色更加突出,时间更加充足。活动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为工程单位提供服务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强调无私奉献和联动效应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高科技的现代水利试验到在建水电站项目工地,从水能开发前沿的大西南到贫困山区中小学课堂,都活跃着水利学院同学们的身影;不仅有充满专业色彩的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参与,还有无私奉献的“三下乡”山村支教,更有科技兴农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义务扶贫;内容采取更加合理的安排,不搞空头工作,不做表面文章,把战线拉到工程现场,把自己置身乡野山村;特色鲜明,根据水利专业特色,鼓励大家走向工地,开展扶贫下乡;活动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根据需要,中国水利投资公司和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试验场的实践队员时间长达近两个月,使队员们有足够的时间从实践中获得新知。
活动中,同学们不怕艰难,迎难而上,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下得去,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的特点和精神风貌;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联系实践单位,坚持“走出去”的方针,将社会实践同将来的就业联系起来,利用社会实践打开信息渠道,提早行动,多方了解就业形势,获取就业信息;他们注意总结、加大宣传,将实践活动的影响发挥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实践、投入其中,达到更大的社会效益。水利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