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师德演讲比赛
(法学院 徐志远 供稿)
为了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近日,法学院在龙子湖校区第四报告厅举行“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我身边的好老师”师德演讲比赛。
本次比赛自9月20日起历时一个月,经过初赛和复赛两个环节,8位选手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在决赛中,各位参赛选手精神饱满,紧扣主题,从 “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这一主题切入,怀着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敬意,深情地讲述着身边的好老师;讲述着他们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讲述着他们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讲述着他们平凡一生的不懈追求。选手们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选题、不同的角度,共同诠释了一个闪光的主题——崇高的师德是人民教师永恒的追求。比赛中,师生们一次次被身边好老师的故事所感动,观众席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比赛结束后,参加活动的教师纷纷表示,要以张伟同志的事迹为榜样,以身边先进的师德楷模为榜样,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弘扬人民教师 “育人之美”、“大爱之美”、“智慧之美”的崇高精神,争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先进模范。
东南大学万水教授来我校讲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马磊 供稿)
10月17日下午,应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邀请,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万水教授来我校做题为“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结构在我国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进展”的学术报告会。会议由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李晓克教授主持,土木与交通学院的相关专业近200名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万水教授介绍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结构的产生及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过程,重点讲述了波形钢腹板的制作及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设计、施工、监控和发展。
万教授丰富的工程经验和饱满的科研热情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他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结构在河南省的发展,并对“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未来充满信心,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毕业后积极投身到我国的桥梁建设中去。
万水教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桥梁系教授,2001-2006年曾多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丹麦技术大学进行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组合结构桥梁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及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分析与设计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国家973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
(土木与交通学院 供稿)
近日,由校团委和土木与交通学院主办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一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在我校举行。来自土木与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等11支队伍共33名学生参加了本次竞赛。
10月18日上午,竞赛在北阶二开幕。校团委、教务处、土木与交通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土木与交通学院教师、各参赛组成员及指导教师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竞赛的题目是大跨度空间结构,要求参赛队设计并制作一个大跨度空间屋盖结构模型,并模拟实际荷载状态进行加载测试。竞赛分为模型制作和模型加载两个阶段,专家评委根据模型制作质量、答辩以及加载测试结果等进行评分。各参赛队在为期两天的激烈竞赛中相互交流、同场竞技,在展示才艺的同时增进了友谊。经过专家组评议,作品“天台”、 “四方屋顶”、 “四卒顶力”、获得一等奖,另外评出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最佳制作奖1项、最佳创意奖1项。
在闭幕式上,土木与交通学院程远兵教授对本次竞赛给予了精彩点评。他认为本次竞赛作品结构形式多样,各参赛队伍充分利用材料特点,模型制作工艺高。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赵顺波教授致闭幕辞,对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的系列创新活动。
高校大学生公益讲座:像品牌一样设计大学生涯
——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高校巡回演讲团首席演讲师潘业喜作报告
(招生就业处 供稿)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实施意见》(初稿)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和推进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扎实做好我校大学生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日,在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培训中心的协调下,我校邀请到了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高校巡回演讲团的首席演讲师、全国工商联江苏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全国十省体育局国家退役运动员职业规划培训师、蓝火精英工场创办人潘业喜老师,到我校做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全校14个院系约500多名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在正式报告会之前,潘业喜老师简单介绍了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全国高校巡回的主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与现实很不匹配的是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和创业就业的心理准备。一方面毕业生就不了业,同时国内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又出现用工荒。针对这种现实,全国工商联从教育引导的角度,通过培训、咨询、讲座等教育形式,建搭高校和企业的平台。
潘老师结合自己生涯经历和创业历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怎样应对大学生涯的困惑。通过分析专业不等于职业、学业不等于事业,讲明了“为什么上大学”与“怎么上大学”哪个更重要。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时代背景;然后针对同学们急需了解的学习规划、实践规划、时间规划三个方向阐述了大学生涯规划策略;接着从战略的角度给同学们讲述了职业规划三部曲:正确导航、历练能力、搭建平台;最后又别出心裁给同学们开出了“药方”:调整当下心态、保持最佳状态、达到成功的动态。
近三个小时的报告,我校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座无虚席,走廊和过道都站满了学生,大家对潘老师的学术内涵丰富、实用色彩浓厚的精彩演讲报以多次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