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
供稿:龙腾云[党委宣传部      |  编辑:党委宣传部    日期:2014年04月28日

厦门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艳杰博士做“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

 

“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现场

(摄影:龙腾云) 

    为了开拓视野,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素养,提高就业创业能力,4月27日上午,我校特别邀请厦门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艳杰博士做“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以及在校学生200余人到场聆听。报告会由招生就业处处长孟闻远主持。

    刘博士紧紧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主题,从“教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定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理论”、“如何理解评估学生状态”、“如何明确学生发展任务”“如何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她表示,高校教师要通过学习,努力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贵人,即学生生涯知识的传授者、生涯发展的领航员、生涯信息的咨询者、生涯兴趣的启蒙者。而教师的这些角色定位能否发挥作用,关键是要看学生能否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她将学校的资源比喻成丰盛的自助餐,学生能否受益取决于自己是否进行了索取。广大教师学生要积极学习生涯发展理论、对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干预。职业生涯最关键的时间节点是遇到重大转变时。能否过渡好这个转变期,至关重要,而“处境情况、个人自身情况、各方面支援情况以及所采取的策略”等是影响过渡效果的重要因素。

    她强调,大学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分为“完善自我”、“进行教育与职业探索”和“学习生涯规划”三方面内容。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要分五个步骤,即“评估兴趣、评估技能、确定目标、采取行动、评估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地努力,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形成开放的职业发展信念”以及“促进学生采取行动”等三方面,对学生生涯规划进行有效地指导。

    刘博士还通过雷丁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先进做法,总结出高校建立大学生生涯发展服务体系的三点经验。第一,要建立大学生生涯发展干预系统。即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课程等形式,为有生涯困难的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第二,建立大学生生涯发展同伴互助系统。要为大学生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机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本身具有的潜能。第三,生涯发展知识普及与自助系统。要通过展板、宣传册、讲座、网络等形式营造良好的生涯规划氛围,普及生涯规划知识,为学生提供可自主学习的材料和机会。

    整场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刘博士的精彩报告赢得了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刘博士与我校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交流。

    孟闻远处长在总结时指出,刘博士的报告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语言生动幽默并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大家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很受鼓舞,收获颇丰。本场报告对于广大教师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老师们更加关注、关心学生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指导、服务,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和定位自己,科学地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和人生!

    刘艳杰,厦门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的资深培训师,高级职业指导师,英国里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访问学者,高等教育学博士,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多年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每年在全国开设多场职业生涯规划类与就业指导类讲座,颇受广大师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