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重在提升
----写在我校中层干部换届顺利完成之际
本校评论员
沐浴着龙年春风,承载着师生重托。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我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已顺利完成。在近期召开的中层干部换届总结大会上,校党委书记朱海风围绕“办一流特色大学,创一流办学业绩”,对新一届中层干部提出了五点希望和要求。这些希望和要求,反映了广大师生的心声,寄托着校党委、行政对本届领导班子,特别是中层干部的厚望。概括为一句话,浓缩到一个点,就是“不辱使命、重在提升”。
培育和建设一支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能够担当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宏伟大业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这次换届的宗旨和目的,同时也是对我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希望和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和要求,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地认识到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们肩负的艰巨任务和使命。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凝神聚气、加压驱动、全面提升,以满腔的热情、激情、理性和智慧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
(一)必须要有一流的责任意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校党委面对世情、国情、省情、校情的新变化,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新期待,在总结我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这是个承载人民期望、承担历史使命的事业。新一届每一位同志,一定要倍加珍惜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会和舞台,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和厚爱,倍加珍惜广大师生对我们的重托和期盼,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尽职守,殚精竭虑,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层干部,既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倡导者、参与者,又是各项具体工作的宣传者、组织者、实践者,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其整体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成败。因此,全体党员一定要有强烈的抢抓发展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往事不可追”,沉浸于往日成绩与荣耀中,只能是日添月增而两手空空。“来者尤可鉴”,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二)必须要有一流的团结意识。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这是我党从反复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团结是凝聚力量的源泉,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最重要的干事创业环境。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生命、团结是形象、团结是本领。团结出智慧、出经验、出成绩、出干部、出人才、出效益。搞不好团结,一害班子,二害干部,误事误人,祸害极大。
领导是一个集体。发扬民主与团结共事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一个班子里,只有充分发扬了民主,才能更好地团结共事。有了浓厚的民主空气,各种不同的意见才能充分发表。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要做好精诚团结的表率。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个人分工负责是实现集体领导的必要条件。作为一把手,不能搞一言堂,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更要胸怀全局,从善如流,做好团结协调工作。作为副职,应该站在大局上想问题,抓好分管的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班子集体的形象与威信,替一把手分忧解难,当好参谋和助手。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从而在工作上九牛爬坡,个个用力,达到团结共事的目的。
德同而相聚,志同而道合。共同的政治信仰,共同的事业目标追求是班子团结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加强班子团结,必须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基础。一个领导班子的成员,只有一心扑在学校的事业上,才能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向,工作中同力。
(三)必须要有一流的学习能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建党兴国的重要方略。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教师、科研人员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是专家,在管理领域不会是当然的行家里手,领导干部缺乏专业知识,不认真研究管理领域的工作规律,同样也不会成为称职的干部。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研究大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个新的事业,我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当作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争做学习型、创新型领导干部。根据我校干部自身特点,在学习内容上,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高等教育的办学观。二要深入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三要认真学习经济、法学、管理学、领导科学、教育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研究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期待。四要深入贯彻、落实省部共建协议。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五要认真总结我校近60年的办学历史、经验以及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六要扑下身子加强工作锻炼,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必须要有一流的思想修养。良好的修养是立身兴业之本。经验证明,各级领导干部良好的道德品质、精神面貌、人格魅力,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中始终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做到“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反对自我为中心,自贵而相贱。 二是要正确看待权力与责任。高校虽然不是权力单位,但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是人民给的,责任是要为人民服务。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决不能把它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决不能以权谋私、自我服务。一定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化官欲、权欲,自觉改造思想、净化灵魂,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来培养自身气质及形象。三是正确看待品德和能力的关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格比“才气”更崇高,比“能耐”更重要。作为华北水院的中层干部,应当说既要有才,更要有德,关键是德。我们只要多想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校史,多想想固本强基、振兴学校的责任,常想想上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期望和重托,多想想工作中的不足和自身的缺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好?!新提拔的干部更要以知足之心对待名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履职,勤勤恳恳为师生服务。
(五)必须有一流的制度执行力。在学校管理中,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既是依法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管理智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各位领导干部要严格按党的组织制度、组织原则、组织纪律办事,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办事,增强制度执行力和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刚性的约束机制,就不能治理住“庸懒散”现象。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严格奖惩制度,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要以奖勤罚懒为手段,推动干部认真对待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六)必须有一流的服务意识。领导的根本问题是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作为我校各级领导干部,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党的事业服务,为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有没有服务意识,是不是从服务的角度看待领导工作,是对一个干部的考验。我们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认不认可作为判断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高校不是行政机关,我们的管理对象是教书育人的教师和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尤其需要广大干部把以师生为本的意识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中。认真钻研本职管理岗位工作规律,科学建章立制,为师生提供最便捷、最热情的服务,以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严谨的作风、突出的贡献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金杯银杯不如广大师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干部群众的夸奖,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只要群众在你心中分量够,就不要担心你在群众心中没位置,就不要担心过不了民主测评关。
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历经60多年风雨,我校的振兴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六十年过去,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也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共绘发展蓝图,共襄振兴大业,再谱发展新篇章,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