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借东风 五十弦合秋点兵
——朱贵良教授主持的“多级多层加密算法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省级鉴定
日前,由朱贵良教授主持的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多级多层加密算法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组织、河南省教育厅主持的成果鉴定。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全军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我国著名密码学专家潘正运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
副校长曹兴霖亲临会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代表严大考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对莅临我校指导工作的各位专家、科技厅和教育厅的部门领导,表示衷心欢迎和感谢。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负责人的技术汇报,审查了提交的所有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课题组首次提出‘多级多层加密算法体系’、‘基于分子结构换位原理’、‘基于混合面原理’、‘基于混合图元原理’的加密算法;定义了多级加密、多层加密、图元、混合图元等系列概念;开发了兼有压缩与加密功能的专用压缩工具软件;自主研发了一套ZGW多级多层加密算法原型系统,为信息加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该项研究以服务我国信息安全交互为目标,研究意义重大,研究思路新颖,技术路线正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密码技术、核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被我国并列为国家三大前沿核心支撑技术。2010年,中国科协发布的我国密码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在密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创新技术还不多。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主的密码算法体系,与国外还有较大距离。”
我校较早涉足信息安全领域研究,该项研究涉及到“数学”、“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研究难度较大。课题组成员前后历时10多年,先后获得了 “ZGW多级多层加密算法软件”等四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美国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欧洲芬兰Journal of Computers杂志;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等8个国际会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7种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或已录待刊)学术论文22篇;其中被SCI、EI收录12篇;完成省、市级纵向课题5项;培养了8名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
近期,为了持续深化项目研究,在我校科技处和信息工程学院的组织下,邀请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或学者,先后举行了5场高端学术报告会,并与课题组成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多年研究和与相关专业深入交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立顶酷暑,连续举办了7场技术分析研讨会,析出了算法硬化实现路线和算法性能测评体系等5个重点研究子项,并进一步理清了思路,细化了分工,制订了可行研究路线,为该项目持续深入研究,早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广应用产品打下了基础。
万事俱备借东风,五十弦合秋点兵。目前,课题组成员满怀信心,众志成城,力夺新功。期待以朱贵良教授为负责人的项目团队凭借国家“十二五”开端之东风,厉兵秣马、鼓角号鸣、力争再克要塞,为我国的信息化安全事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