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成就系列报道之十二:改革创新 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供稿:      |  编辑:    日期:2011年01月13日

【编者按】:为了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学校的主要办学成绩和经验,进一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科学谋划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校园网陆续推出“十一五”成就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欢迎投稿。今天报道的是《改革创新 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改革创新 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十一五”期间我校干部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校党委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坚持围绕学校科学发展选好用好干部,选好用好干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这一主旨,遵循严格程序选拔任用干部,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树立了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当前学校处级干部平均年龄43.8岁,其中55岁以上的5人,45岁以下的76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51.7%;党员处级干部119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81%;具有正高级职称的53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36.1%,具有副高级职称的53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36.1%;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25.2%,具有硕士学位的57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38.8%;女处级干部31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21.1%;民主党派及无党派处级干部32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21.8%。整体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一、干部制度:积极探索干部选任制度化、科学化新途径

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学校党委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党政处级干部选拔任用暂行规定》、《关于党政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暂行规定》、《处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从处、科级干部的选拔方式、任用条件、任用步骤到日常培养和管理等全面规范了学校的干部工作,提高了学校干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程度。实行干部试用期制度,促使新任干部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实行行政干部聘任制,党群干部任命制,干部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审批、任前公示的程序选拔任用。完善和加强干部监督考核制度,督促干部勤政廉政。

二、干部选任:择岗选优,竞争上岗,规范竞争性选拔机制

校党委精心组织并顺利进行了2006年和2009年两届处级干部换届工作。

2006年,学校拿出7个正处级岗位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聘,并对18个处级岗位在校内进行竞争上岗。省内外及我校共52人报名参加公开招聘,校内共77人报名参加了竞争上岗。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了2名校外教授担任正处级职务,校内有3名副处级干部提拔担任正处级职务。通过竞争上岗,有2名副处级干部提拔担任正处级职务,有8名同志提拔担任副处级职务。

2009年处级干部换届中,校党委同时推出了“择岗选优”和“竞争上岗”。通过这次换届,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大拓宽了干部选任的范围和视野,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改善了处级干部队伍的结构与素质,选配了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处级干部队伍。这批处级干部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40岁以下的36人,占28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24人,占96.9 %,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有52人,占40.6 %,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占25%;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48人,占37.5%,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有41人,占32.3%

经过两次换届调整,我校处级干部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改善。除了正常换届外,2006年至2010年,组织部严格按照程序,组织推荐,深入考察,较好地完成了党委交派的涉及研究生处、教务处、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近30多个单位的届中调整工作,累计调整、选任处级干部40余人次。同时认真做好科级干部选任工作,调整、选任科级干部150多人次。

三、干部梯队:重视后备干部培养,不断建设完善后备干部培养任务

我校非常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处级后备干部工作细则》等相关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我校现有校级后备干部6人,处级后备干部129人,已经建立起了一只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我校后备干部的选拔采用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在工作中根据培养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学校加强后备干部的管理工作,对照培养目标,对后备干部进行年度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提出后备干部调整意见,使后备干部队伍实现了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促进了后备干部更快成长。

四、干部教育:注重培训实效,着力打造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建章立制,积极构建多元的干部培训渠道。我校按照 “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学校制订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委员会关于建立科处级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注重培训实效,形成了境外学习与国内学习相结合、校外脱产学习与校内专题培训相结合、统一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格局。在全面推进全体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岗位要求,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按需施教,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以处级干部为重点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把处级干部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每年都集中举办至少一期校内中层干部培训班、研讨班,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利用暑期举办学校改革发展创新研讨班,每次培训或研讨,学校领导都带头学习并亲自为处级干部作辅导报告。几年来,学校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等都使全体中层干部包括正高职称人员受到了广泛教育,得到了综合培训。2007年以来,我校共选派处级干部20多名优秀青年干部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河南省赴加拿大高校管理人才与和谐校园建设专题研究培训班、教育部中南干部培训班、省委党校、河南省教育培训中心的培训学习,使校外教育培训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学校党委还按照上级部署,2007年以来共选派了10名优秀处级干部到国内优秀高校和省内市县厅局挂职锻炼,进一步加强了干部多岗位锻炼,增强了实践能力。学校还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集体研讨会、考察实践、上党课、党日活动等,认真做好了干部的日常学习教育工作。每年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给予保证。

五、干部考核:强化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切实树立“谁干事业支持谁、谁能干事重用谁”的导向。

通过不断加强干部的考核监督,努力在全校形成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杜绝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平时加强工作督查,定期听取处级部门工作汇报,督促处级干部深入研究工作,理清思路,提高工作水平。在处级干部年终考核中,把每个单位、每名干部的工作总结在校园网公示,向全校师生述职、述廉、述学。同时扩大民主,先在处级干部所在单位组织民主测评,由全体职工为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打分,再由全体处级干部为该班子和干部测评打分,把各单位取得的不同层次的荣誉量化,结合校领导的综合评价,最终乘以相关系数形成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由于年度考核有据可查、有分可比、相对量化、真实可靠、公正公开,在全体处级干部中形成了较强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导向作用。

 

即将开始的“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面对机遇,学校正在积极谋划学校“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固本强基,特色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博士授予单位建设、更名大学、新校区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等为载体和突破口,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力争高层次科研成果的突破,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目前,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序幕已经揭开,演好“十二五”这场大戏,迫切需要提高全校广大教职工生的战斗力,迫切需要提高凝心聚力的软实力,迫切需要广大干部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干部队伍在学校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