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
供稿:校文明办|通讯员:刘叶      |  编辑:李晔   |  初审:梁丽丽   |  终审:祁萌    日期:2025年06月03日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增强爱国情感、增进文化自信,校属各单位在端午节期间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

机关工会“健康‘艾’特you 香伴安康留”端午香包DIY主题活动

机关工会在龙子湖校区第三会议室举办“健康‘艾’特you香伴安康留”端午香包DIY主题活动。来自机关各部门的近150名教职工欢聚一堂,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共迎端午佳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化身“巧手匠人”,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制作中。选荷包、选香料……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与专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相互交流心得,分享着手中那些承载着美好祝福与独特创意的香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成就感,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等天然香料的清新芬芳,更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温情。大家纷纷表示,亲手制作的过程不仅放松了身心,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感受到了机关大家庭的温暖,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管理与经济学院开展端午主题党日活动与经典诵读、主题征文活动

管理与经济学院教工党支部前往嵩阳书院、开封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驻足于嵩阳书院的碑刻、讲堂,党支部成员深入了解儒家文化发展脉络与书院教育历史,聆听屈原故事与端午习俗起源,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精神;以端午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正直品格为切入点,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让党员教师深刻认识到廉洁从教的重要性,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为学院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党支部积极开展端午经典诵读会和端午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对端午文化内涵的理解,促进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文化素养与精神风貌。

土木与交通学院“艾香纸韵·手书心意”主题文化活动

土木与交通学院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以“艾香纸韵·手书心意”为主题的系列文化实践活动,活动紧密围绕学生成长需求与文化体验,开展“挂艾草”“巧手剪纸”“手写祝福”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艾招百福”的民俗智慧,感受端午的剪纸艺术意象,在节日期间用笔墨传递同窗情、师生谊与家国愿,营造了温馨浓郁、意蕴深长的节日氛围,参与学生普遍反映,活动让书本上的“传统节日”变得可触、可感、可亲,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香囊制作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巧手制香囊 浓情迎端午”手工香囊制作活动,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制作香囊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艾草、五彩缤纷的布料以及各种颜色的丝线,详细地向在场老师讲解了香囊所蕴含的文化寓意,以及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让老师们在体验传统民俗中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清源书院“射五毒·驱晦纳吉”活动现场

清源书院举办了“芳香迎端午,同心驱五毒”活动,将端午的古老密码重新激活,开展射五毒、竞文思、捏彩粽、制香囊等特色活动。在“射五毒·驱晦纳吉”活动现场,志愿者耐心引导参与者们手持色彩鲜艳的弓箭,目光坚定地瞄准印有“五毒”图案的靶盘,并拉弓、放箭一系列动作连贯而利落,寓意着驱邪避灾、迎接吉祥。

慧泉书院“寻脉端午”活动

慧泉书院举办了“寻脉端午”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暨劳动教育活动,设计“香囊寄情传古韵、翰墨书意庆端阳、五彩丝结系慧心、巧手裹粽传温情、雅趣投壶承古礼、知识竞答探渊源”六大互动体验环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让师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端午锦囊绣安康”活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端午锦囊绣安康”手作活动,以动手实践的形式传承端午文化。素色棉布囊袋、干燥艾草碎、烫金字符贴与五彩丝绳整齐排列,同学们轻捻艾草将其轻揉进囊袋,用镊子夹起“端午安康”烫金字符,在囊身仔细比对位置后妥帖粘贴,用五彩丝绳绕出灵动的蝴蝶结,最后以铜铃与红穗点缀,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对节日的美好祝愿。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在红旗广场举办“仲夏萦香,欢‘粽’时光”端午主题手工黏土DIY活动。活动以创意手工为载体,将端午节的民俗元素与现代艺术表达相结合,吸引了众多学生热情参与。活动现场,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捏制出憨态可掬的粽子、威风凛凛的龙舟、寓意吉祥的五彩绳结等充满节日氛围的作品。此次活动是公共管理学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不仅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息,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创意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