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河南省水文化发展规划(2025-2030)》编制工作部署会
供稿:   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    |  编辑:李晔   |  初审:刘丽丽   |  终审:梁丽丽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7月24日上午,由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河南省水文化发展规划(2025-2030)》编制工作部署会在我校第一会议室举行,标志着我校承担的河南省首个系统性水文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副校长赵军,原校党委书记、水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海风出席会议,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人主持会议,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赵军在部署会上强调,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文化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也是服务水利行业和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我校传承发扬水文化研究优势特色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他指出,此次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项目组要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创新引领,立足国家水网建设战略全局,以前瞻性思维谋划我省水文化发展蓝图,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二是要注重传承发展,深入挖掘河南水文化发展脉络,全面梳理现阶段水文化建设成果,统筹考量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科学制定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三是要注重跨领域协同联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水利、城建、文旅、宣传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水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推进;四是要发挥智库优势,整合省内外优质专家资源,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打造既符合地方实际又具有示范意义的精品规划。

朱海风在专题发言中强调,河南作为水利大省,拥有丰富的水文化资源和红色水利基因,规划编制要着眼国家水网建设大局,找准河南特色,破解发展难题,切实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

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传达了河南省水利厅关于水文化建设规划座谈会的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并具体安排了我校的实施方案,特别组建了由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人居科学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水利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等多学科教授、博士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与会人员围绕规划框架设计、重点任务分解、实施路径优化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该项目是河南省首次系统编制水文化发展的专项规划,对河南省水文化发展意义重大。此次规划编制不仅将为河南水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还将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进一步彰显我校在水利社科研究领域的特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