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李晔 |摄影:张静
| 初审:张梅
| 终审:樊要玲
日期:2025年11月28日
2025年11月25日至27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1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龙子湖校区举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河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温新豪,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一级调研员胡茂连,河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一级调研员杨宗辉,以及天津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等27所兄弟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受邀出席。校党委书记王笃波,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副校长宋刚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及在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1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共分开幕式、签约揭牌、专家报告、院长论坛和校友论坛。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主持。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王笃波代表学校党委向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10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10年来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学术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王笃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发展提五点希望:一是把牢政治方向,以高站位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二是坚持育人为本,以高质量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三是强化学科引领,以高水准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四是建强骨干力量,以高标准锻造过硬思政课教师队伍;五是服务发展大局,以高境界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王笃波表示,学校党委将一如既往把马院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持续加强对马院改革发展的统筹规划,持续加大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保障力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杨宗辉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10周年华诞表示祝贺。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作题为《水润初心育新人 薪火相传启新程》的工作报告,并回顾了学院传承50年人文社科育人根基、建院1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社会影响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学院的办学成绩,并以扎实做好近5年工作、前瞻谋划近10年工作为学院发展进行展望。

数智化大思政课教研中心揭牌



签约现场
在签约揭牌仪式阶段,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一级调研员胡茂连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智化大思政教研中心”揭牌;河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温新豪与我校副校长宋刚福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分别与河海大学、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搭建校际协同发展平台。
在专家报告阶段,韩庆祥教授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蕴含的底层逻辑和鲜明特质》为题,从“调查研究、哲学思考、战略谋划、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胸怀天下”六个维度,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系统阐释了五年规划作为党治国理政重要方式的历史意义、总体思路与学理基础;天津大学颜晓峰教授聚焦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三位专家的报告为现场师生带来深刻的学术启发。
在院长论坛阶段,来自湖南大学、河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三峡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聊城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共15所兄弟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经验展开深入分享,为学院未来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在校友论坛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会正式成立,审议通过了校友会章程及第一届理事会建议名单,首任会长发表就职讲话,校友代表分享成长感悟并开展座谈交流。校友还共同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长廊、数智化大思政教研中心和校史馆。
此次研讨会既是对华水马克思主义学院10年建设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耕“思政+水利”融合发展之路,持续加强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与校际合作,为学校“双一流”创建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坚实支撑,奋力书写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