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动员暨经验交流会
供稿:马晓杰   社会科学处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2年10月16日

10月13日下午,我校在龙子湖校区召开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动员暨经验交流会,各学院院长、科研副院长、科研办公室主任及科研骨干一百余人在现场参会,其他教职工在线上参会。会议由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杨国斌主持,交流会邀请我校饶明奇、王洁方、李贵成、何慧爽、杨建坡、王灵芝等六位老师做了经验分享。

社会科学处处长饶明奇就省内高校及我校各单位近几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进行对比汇报,并对2023年度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相关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鼓励全校社科工作者增强信心、再创佳绩。他提出今年在学校层面会继续集中组织申报评审工作,并不断完善申报激励机制,拟采用“固定指标”与“竞争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压实主体责任。随后,他还结合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分享了他的心得: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时刻保持上进心、信心、正心、恒心、常心、急心、耐心;二是要科学选题,遵循需求侧、供给侧、创新性、简洁性原则,注重以新理论、新方法、新区域、新对象、新战略、新问题、新内容等与研究主题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选题;三是要对所选题目做精心论证,他的经验分享讲解了技巧、解答了困惑、指明了误区。

王洁方老师从需求牵引、“小”题“大”做;聚焦瓶颈、“学理”支撑;呈现积累、证明“我”行三个方面分享了她关于选题的体会。李贵成以“巧思广积,做好选题”为题,以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展开,认为社科研究体现的是对时代的关注、对社会的关切,体现的是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担当,所以选题应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热点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重属性。李贵成还结合他之前中标的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讲解了他从观察热点出发,结合前期积累,以个人思考步步深入,直至确认题目及研究展开方向的过程。何慧爽老师以“凡心所向,教学相长”为题,从自我定位、选题凝练、文献梳理、写作改稿、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等步骤细致讲解了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历程,她鼓励大家要坚持聚焦国家发展风向标、坚持不断跟踪学术前沿方向、坚持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的习惯,坚守热切、好奇、求真的心态,一定能有所收获。杨建坡分享了他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的挫折和思考,提出在选题上一是要注意创新性,体现方法创新、视角创新、观点创新;二是要注意现实性,体现对一个问题长期的认识和反思,以及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三是要注意学术性。最后,他提醒大家在申报中要做到围绕一个选题长期奋斗,坚定信心永不言弃,注意细节精益求精。王灵芝以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活页做示例,从权重比例、字体选择、内容构思、词句斟酌、文献排列等诸多细节出发,就活页的填写做了详细讲解。

社科处从2018年开始有组织的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逐步形成“四部曲”工作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我校各个学院也根据“四部曲”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动员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起到更好的示范引领和正向引导作用;在指导评审环节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筛选优质课题,为我校社科研究积蓄力量。本次会议拉开了我校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序幕,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认清了形势、增强了信心、提高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