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机制下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训营暨2025年度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高校工作会议
供稿: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编辑:李晔   |  初审:魏新强   |  终审:樊要玲    日期:2025年11月21日

会议现场

11月18日至21日,我校举办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机制下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训营暨2025年度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高校工作会议。会议以“协同创新·机制共建·能力提升”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13所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高校的代表及教育领域专家,通过专题报告、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共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与高校多边合作大计。副校长李彦彬、河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华星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魏新强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李彦彬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秘书处,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水利人才。他强调,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推动中方成员高校在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能力提升上协同发力,为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贡献“中国方案”,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王华星在致辞中肯定了我校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发展成效。她指出,本次实训营聚焦国际中文教育,正是响应“大金砖合作”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金砖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主旨报告环节,南京大学曹贤文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于天昱副教授、郑州大学毛雪副教授及我校刘丽丽教授分别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前沿议题作专题分享。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到黄河博物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馆及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开展实地参访,系统了解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体悟我校“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深入体验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与国际化传播成果,为金砖国家本土化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会议的举办,既是我校履行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牵头高校职责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际中文教育创新、推动多边教育合作的具体实践,为中方成员高校搭建了协同发展的平台,会议将有力促进金砖国家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加强劲的教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