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坚持就业优先 兜牢民生底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编辑: 黄立赫 |供稿: 河南日报 日期:2022年12月21日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14亿多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老百姓就业问题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握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手,稳就业稳物价,保基本兜底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缓解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多渠道促进就业。

持续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牢固持续稳定就业的根基。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培训。强化就业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专项培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引导职业技能培训更适应产业升级和企业岗位需求。二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应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劳动者多层次、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提高就业能力的动态适应性,适应产业转型的升级需要,缓解结构性的就业矛盾。三是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制度体系。紧紧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支持灵活就业

当前,要抓住数字经济机遇,发挥好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共享,精准匹配资源方面的优势,支持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灵活就业。一是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放开搞活和规范有序并举,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鼓励兼职就业、周末副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完善对快递、送餐、网约车、直播带货等灵活就业模式。二是合理设定互联网平台经济和其他新业态新模式监管规则,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降低加盟管理费、服务费等费用,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三是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不断释放创新创业动能。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严重影响,求职者对就业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必须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功能,全力提升就业水平。一是健全就业服务机构。持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完善高效的供求信息发布和对接机制,加强相关数据库建设,强化数据集成、提高智能化匹配水平。加强市、县、街道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公共场所规范建设职业介绍机构。加强就业服务人员配备,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二是推进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力资源地图、人力资源数据池、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圈。构建精准识别、精细分类、专业指导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根据服务对象的自身条件和服务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通部门、地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健全业务之间的协同协作机制。三是建立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社会保障衔接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强化创业带动

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乘数效应,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往往能吸引带动大批就业岗位。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让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闯出新天地、让创业企业抢抓新契机,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激发经济活力。一是清理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进一步增强“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二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破除束缚创业的壁垒,加强创业支持,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劳动者创业积极性。三是强化创业载体支撑,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和政策资源,大力创建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失业人员创业示范街等孵化基地,为各类创业者搭建创业载体,着力培育创业主体。

防范化解失业风险

面对复杂就业局面,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一是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考虑,制定重大政策时同步评估对就业的影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就业扩容提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继续运用失业保险基金进一步加大对稳岗和培训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增强就业保障能力。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对高校毕业生,着力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不断线服务;对农民工,重点加强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拓宽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对失业人员,落实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的一次性就业补贴政策,综合使用各种举措,千方百计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重新实现就业。三是密切关注经济和就业形势变化,持续抓好各项就业统计,加强大数据比对分析,健全多方会商研判机制。密切跟踪重点行业、群体、区域就业变化,加强重大政策就业影响分析,动态捕捉风险苗头,提早预判风险走势,加强政策储备,最大限度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

(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hnrbpaper.dahe.cn/html/2022-12/21/content_613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