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寻水溯源|共青坝:岁月见证的青春奉献
(编辑: 刘叶 |供稿: 大河报·豫视频 日期:2024年08月19日 )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阳 通讯员 邓婷钰

“过了这么些年,挡水坝照样顶用!”村里的老书记袁忠民说起“共青坝”,一脸掩不住的赞赏。

2024年是信阳市新县水塝村一号“共青坝”落成第19个年头。19年来,这座挡水坝连年为水塝村的庄稼地供着“解渴水”。今年暑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寻水溯源”为主题,依托水利学院师生组建了“水润大别山,乡村振兴行”实践队,深入田间水畔,为挡水坝库区清淤,搜寻筑坝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队与水塝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忠民在一号“共青坝”旁的合影)

2024年7月30日,实践队成员迎着朝阳,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水塝村。这里村前溪流潺潺、村后青山依依,保留着豫南地区最为丰富的古树资源。勤劳的水塝人秉持着淳朴的传统,在守护生态环境和古树的同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写生经济”为特色的新型发展之路。

“近年来,香山湖管理区转变思路,抢抓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在县文联的牵线搭桥下,积极与省内高校的艺术院系合作,大力发展“写生经济”,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水塝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忠民介绍,山村有树龄百年以上树木三千棵,千年以上古树四百棵,带动群众收益2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益3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山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美”景变为“钱”景。

(信阳市新县水塝村的风景)

随着脚步的深入,实践队来到“共青坝”坝址旁,昔日坝上赤红的“共青坝”3个字早就因风吹日晒褪光了色,实践队员沿着前辈的足迹,循着历史的痕迹,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刻地感悟了当时筑坝的艰辛与成就。不少村民表示,尽管十余年过去了,这两座挡水坝仍然在蓄水、灌溉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方便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并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帮助,真正做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05年7月,张世宝、尹彦礼等14名师生作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水塝村。到了村里,队员们了解到,由于长年缺水,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得想办法让水塝村的村民‘留住’水”,看着小路两旁龟裂的田地,暴烈日光下垂着脑袋的庄稼,队员们愈发感到自己使命的神圣。他们依托学科优势,在水塝村现场勘测地形,设计了“分期导流、依次建坝”的施工方案,并从农户家中借来铁锹、铁铲、铁锄等工具,要在村里大干一番。

队员们在坝址上、下游先用沙袋围成一个横向和纵向围堰,形成导流明渠和一期施工基坑。二期利用底孔导流,整个筑坝过程分两期完成。队员们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不顾水湿衣,不顾泥裹腿,跳进水里劳动,将沙袋一袋一袋地铺筑和迭砌,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工作,导流渠终于成功导流。

当时正值盛夏,时间在一点点流逝,队员们手上磨出了血紫的水泡,脚底板也被石块划破了,皮肤晒得黑黝黝的。干了一天活,队员们借宿在村民的家里,还帮村民们干起了活。村民们慢慢发现,这帮小伙子不搞花架子,还真是来做实事的。为清理坝基,队员们索性脱下鞋子跳进水中,用手去捞那些大小不等的石块,在水深的地方,队员们便用铁锹、铁铲把大石块撬起,合力抬到岸边。对于在坝基处的泥沙,大家则用锄、铁锹等将其一点点地清理,虽然浑身都被汗水和雨水浸透了,但队员们内心的劳动热情依然高涨,搬石头的吆喝声不时回荡在山谷中。

筑坝期间,实践队的大学生党员上工早,收工晚。每天晚上8:00还要准时集中阅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一起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等13篇文章。党员大学生们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一号“共青坝”坝址)

“他们和我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这个挡水坝不如就叫‘共青坝’吧”,在一位村民的提议下,这座浆砌石挡水坝从此便有了自己的名字。

2005年7月27日,一号“共青坝”竣工了。这座挡水坝坝长17米,高2米,底宽2米,顶宽0.8米,可蓄水1760立方米,灌溉200亩稻田。落成仪式上,村民们自发地敲起了锣鼓,吹起了唢呐,鞭炮轰隆,锣鼓齐响。队员们情绪高涨,在工地上载歌载舞,并时刻不忘给坝体洒水养护,就像对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呵护。纯朴的老区人民也都乐得合不上嘴,一位老大爷深情地说:“有了这座共青坝,俺家的三亩田就不愁水了,你们真做了件大好事,太谢谢你们了”,这座“共青坝”比不上三峡的宏伟,它是一座简单的,平凡的挡水坝;这座坝,凝聚了十二名队员的心血,是十二名华水学子还未走出校门的“处女作”,老区人民“高峡出平湖”的梦想通过他们努力在水塝村实现了,那种成就感和为老区人民做奉献的幸福感是无法抑制的。

(图为一号“共青坝”落成仪式上的场景)

离别在即,队员们那一张张黑不溜秋的脸上露出了依依不舍的表情,车子开动了,队员们挥手告别,车窗外乡亲们提着礼物,站在车后,目送队员们凯旋。

“再为水塝村修筑一座挡水坝吧”,或许是分别时乡亲们的叮咛太不舍,四年后,一个强烈的想法再次涌上张世宝、尹彦礼两位老师的心头。 就这样,2009年的暑假张世宝和尹彦礼两位老师带领着由15名党员大学生组成的“赴新县革命老区党员大学生先进性教育实践队”,再次踏上了筑坝之旅,华水学子在水塝村的第二堂“田间思政课”就此拉开了序幕

(实践队在新县实践活动期间的合影)

2009年7月20日,实践队来到新县水塝村,自带测量仪器和水泥、沙、石等原材料为革命老区修建挡水坝。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现场勘察,设计测量,喊出了“是共产党员的,就要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口号,仅用十二天时间又为革命老区人民修建浆砌石挡水坝一座。此座挡水坝坝长21米,高1.5米,下底宽1.5米,顶宽0.8米,可蓄水1260立方米,灌溉180亩稻田,既可以方便附近200余名村民洗衣洗菜,又为该村美化环境,发展旅游打下了基础。在落成典礼仪式上,老区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示庆祝。仪式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田铺乡和水塝村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协议书。

(实践队在水塝村修筑二号“共青坝”的情景)

筑坝期间,实践队曾多次邀请水塝村有58年(1947年入党)党龄的革富臣前辈和河南省人大代表彭以祥支书参加集中学习。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向革命前辈学习,学习他们为了党的事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革命精神,学习以彭以祥支书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展现当代大学生风范。

(实践队在二号“共青坝”落成典礼上的合影)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十几年后的水塝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座共青坝历经风雨,依然伫立在村旁。“我们重新为石碑上的字描漆,不仅是向当年参与筑坝的二十余位校友致敬,也是在提醒自己要践行华水‘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实践队队长邓婷钰边描漆边重复说,“这两座‘共青坝’正是我们践行学校‘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的真实写照”。描漆后,队员们从村民家中借来工具,清理了挡水坝周围的环境,并对挡水坝进行了维修。

(实践队队员为“共青坝”石碑描漆)

“那会你们还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在都改名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啦”,袁书记看着实践队队员感慨道,“看见你们学校越办越好,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在古树下,袁书记以“重温筑坝历史,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给实践队带来了一堂“田间思政课”,讲述了水塝村是如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赋能乡村振兴发展。隔着重重时光,三堂“田间思政课”似乎有着某种联系。

图为“水润大别山,乡村振兴行”实践队与水塝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忠民学习交流的场景

“张教授现在如何了,当年筑坝的时候他就住在我家,我还留着当年的合影,你们回去以后见到张教授,一定要替我向他问好”,韩爷爷拉着队员们的手,激动地说。

(实践队与水塝村村民座谈交流时的情景)

“以后有机会常回水塝村看看,这里也是你们的家,我们很想念你们”,袁书记说,“‘共青坝’是我们村和你们学校永远的回忆”。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郭莉培

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2076228?newsId=207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