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霍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三个维度
(编辑: 刘叶 |供稿: 大河网 日期:2023年02月16日 )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命题:“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既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又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从“大也有大的难处”到“大党独有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党情的认识更深化、理论上更成熟,彰显了我们党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高瞻远瞩的历史主动和攻坚克难的战略自信。深刻理解把握“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命题,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百年大党建设成为世界强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历史维度: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对我们党这样一个百年大党、世界第一大政党而言,面对“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任务这么重”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探索以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路径。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刻总结百年党史中的宝贵经验和沉痛教训,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成为领导核心的根本所在,这既是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最大优势所在。我们党之所以伟大、成为领导核心在于其始终以国家利益为旨归,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及时扫除思想上的尘埃,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确保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坚守初心和本色,一往无前,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百年以来,我们党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概括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它有助于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十年磨一剑,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锲而不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

全面从严治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远未到大功告成之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掷地有声地指出:“只有严管严治,才能保持大党应有的风范,解决大党独有的难题。”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如何”深刻阐述“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价值维度: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源于深深扎根人民,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钥,人民是天,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是地,是我们党能够获得源源不断力量的源泉,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才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鼎力支持,肩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负重前行的民族脊梁,带领人民创造让世人震撼的中国奇迹,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为什么人的问题”“为谁服务、对谁负责”始终是检验一个政党或政权的试金石和价值取向。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铸就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纵观百年以来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立场。正是由于始终秉持这种价值维度,自党成立之日起,就心里装着人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根本利益入手,不断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鼎力支持的关键所在,也由此汇聚起创造中国奇迹的磅礴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党得以扎根中国大地的深厚土壤。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就有了最强大的靠山,就能够获得执政的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民心向背始终是决定一个政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密切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是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对人民至上的新诠释。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举措,都打上了鲜明的民心指向的烙印,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依靠人民,共创发展成果;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共同参与国家社会事务治理;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护人民利益,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平正义,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体现在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鲜明的“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的特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正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至上”的真实写照,也为中国发展路径提供了发展方向和价值指引。

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至上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所在,为什么治理,怎样治理,都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必须回应人民呼声和诉求,尊重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作出科学决策。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落实到各种治理实践中,通过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增加人民是否得到实惠的话语权和评判权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尺,使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设计具备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不断完善法治保障,从制度上确保人民权益。能否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激活其主体优势,成为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人民力量的重要引擎,成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重要标志。

纵观百年来党的历史,人民至上原则一以贯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民之忧为忧、以民之乐为乐,始终怀有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以人民利益检视党的一切工作,把人民需要、人民期盼、人民愿望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才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为人民利益迎难而上、奋勇前行,走在时代前列,成为民族脊梁。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才能从人民大众的视角反思自身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不断改错纠错,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一路走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创造出令世人赞叹的中国奇迹,开创中国道路。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由谁共享发展成果等基本问题。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利,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才能获得人民认同,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共产党的“能”,就在于不管沧海桑田如何变化,都居安思危,始终以“考生”位置保持“赶考”精神,将新长征路上的各种“考试”考好,让人民群众这个“主考官”来评判“赶考”的效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创造一个个中国奇迹,就在于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党执政兴国的首位,扎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正是我们党有别于西方政党的鲜明特色,也是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深厚根基,更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密码。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唯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在历史性的考试中交出满意的答卷,迎来“强起来”的光明前景。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最鲜明的态度、最坚决的措施,严厉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

三、时代维度: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以巨大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技巧与历史担当精神,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如何应对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的挑战,形成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特点的党的建设学说及其思想,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进一步推动 21 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宝库。全面从严治党是探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是破解“历史周期率”和治理好9600 多万党员的世界级难题的有效途径。

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形成鲜明的政治导向,消除党内严重政治隐患。这是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引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指路明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承担起执政兴国的政治责任。”“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夯实政治根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以“领跑者”的自信、以“主动者”的担当、以“奋进者”的胆魄,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建党是建党、管党、治党的成功经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夯实思想之基,提高思想认识,守住底线,清洗思想上的尘埃和污垢,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抵御各种风浪考验、经得起各种诱惑。思想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之源,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之本。“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执行制度“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内法规制度短板,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把制度治党作为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根本之举,实现党的制度建设由建章立制向制度治理的转变。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更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作风建设着手,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兴衰存亡、实现党的政治使命的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建设,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以优良的党风抵制不良之风,带动政风、社会风气,为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挽狂澜于既倒,开启了作风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刹住了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被视为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得以攻克,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已初步实现,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张亮丽名片,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逐渐显现,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坚持“打虎”不停歇、“拍蝇”不手软、“猎狐”不止步,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政治生态迎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构建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为营造清正廉洁、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保驾护航,在新的“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中,我们党虽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虽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要跋山涉水。在新征程上,只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就一定能够解决百年大党的独有难题,将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充满生机活力,成为世界强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作者:霍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项目编号:2022XWH001),2022 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LZYB13)研究成果】

https://4g.dahe.cn/theory/20230216118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