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和“河”共生 ︳饶明奇:黄河治理是“国之大者”
(编辑: 刘叶 |供稿: 大河网 日期:2023年09月13日 )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沿黄省区,为新时期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此言有理特别策划——《和“河”共生》,邀请专家学者从文化传承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流域经济发展等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社会科学处处长饶明奇的文章《黄河治理是“国之大者”》——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曾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黄河宁,天下平。古往今来,善治国者必先治黄,黄河的事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治理黄河是政治任务。

  一、从地域上看,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政治中心

  早在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就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从夏朝建立到北宋,各个王朝大都在黄河流域建都。夏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告城镇。夏启之子太康都斟鄩,在今洛阳平原东部、汾河东部的翼城附近,世称“夏墟”。殷商以前曾6次迁都,这些都城的地点,亳(今河南商丘北)、囂(又称为隞,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相(在今河南内黄南)、邢(又称耿,在今河南温县)、庇(今山东梁山)、殷(今河南安阳)都在黄河两岸。我国的八大古都中,安阳、西安、郑州、洛阳、开封均在黄河流域或黄河沿岸。

  位于渭水之滨的关中盆地中部的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自西周、秦汉乃至隋唐,先后有11个朝代在此建都,长达千年。位于洛河北岸的洛阳,自东周起,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历时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黄河下游平原上的开封,战国时的魏、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以及金后期的都城,均设在这里,先后历时200多年。元和西夏等少数民族先后在银川建都。

  黄河流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黄帝、炎帝、蚩尤之战;春秋战国的濮之战、长平之战,秦末楚汉鸿沟之战,东汉官渡之战等,都发生在这里。近现代以来,黄河流域更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政治中心。

  时至今日,黄河已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已经成为日益走向强盛的伟大中国的象征,一个生生不息、聚而不散的伟大民族的象征。

  二、从重要性来看,黄河治理是安邦定国的重大政治任务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曾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治国必先治黄。大禹治水成功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产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以后历朝历代,黄河的治理始终是统治者无法回避的重要政治任务。黄河治理好了,老百姓安居乐业,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黄河治理不好,老百姓流离失所,就容易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改朝换代。此外,围绕黄河的治理,历代统治者分官设职、建章立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想了很多办法,与黄患展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抗争,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永载史册的治水英雄。

  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根据国情和人民的意愿,立即把水利建设列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在治水为先的思想指导下,周恩来上任伊始便开始了规划和部署对全国水患的治理。他协调左右,调度各方,优先解决了治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周恩来在长达26年之久的国务生涯中,一直把治水作为国家建设基本的、先行的工作。1950年8月24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工作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作了《建设与团结》的重要讲话,他说:“在国家建设计划中,站在科学家的岗位上,我们开始做些什么呢?不可能百废俱兴,要先从几件基本工作入手。”谈到基本工作,他着重谈了农业方面,他说:“首先是实行土改,解放生产力,然后求得发展……配合土改,我们要着手以下几件工作。第一,兴修水利……要把几条主要河流,如淮河、汉水、黄河、长江等修治好。”

  1972年11月21日,周恩来在听取葛洲坝工程情况汇报时曾讲过这样几句沉甸甸的话:“一九四九年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事情,一个水利,一个上天(导弹、卫星)。”作为日理万机的泱泱大国总理,一直把治水工作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要事去抓。

  周恩来重视治水是一贯的。每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方针任务,每一条大江大河的治理方略都是在他亲自主持下制定的。在“文革”前,每年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他都要另外安排时间,听取水利工作汇报。他说:“水利计划很复杂,需要专门研究。”即使在“文革”那样艰难的岁月,许多重大水利工程如三门峡改建、长江葛洲坝工程等,在他的直接主持下,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他的领导和支持,水利工作克服了各种干扰和挫折,避免了许多重大失误,使我国的江河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观,水利建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70多年来,治黄方略跌宕起伏,治黄画卷波澜壮阔。70多年的治河实践,伴随着一次次重要的黄河规划,一个个重大治黄问题的讨论,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见的治黄主张或建议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治黄思想。同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各类水利工程,使黄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黄成就举世瞩目。

  善治国者,必先治黄;能治黄者,当能治国。首先,因为治水是治国中非治不可的工程,治国者如果能够重视,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其次,重视治水的领导必定会关心经济和人民的疾苦而不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分心。再次,能够治水,必定已经形成了上下团结和完善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第四,能够治水,就会时刻提防,更加警惕,不易出现麻痹大意的治国失误。

  三、从文化上看,治黄实践孕育了中华优秀治国思想传统

  围绕黄河治理而形成的治水理念和管理智慧,既是历代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地吸收运用于其他管理实践中,成为我国优秀政治思想传统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黄河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政治之河。

  堵疏结合、综合治理。中华民族的治黄方略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疏为主,第二个阶段从“疏”到“堤”,第三个阶段分流治水,第四个阶段束水治沙,第五个阶段综合治理。古人在治水活动的成败得失中逐步总结了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治黄方略,从全局、整体上去治理水患,也从中深刻地认识到了万事万物内在规律的客观性。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又是发展变化的,必须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改变认识,随机应变。规律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不能一成不变。这对治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治国也应从整体上考虑问题,综合治理,以疏导、引导、教育为主,以堵塞、惩罚为辅。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治国理政思想源远流长,至今仍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统一领导、分工合作。水利施工是大规模的、群众性共同劳动,要想取得治黄事业的成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同行动,有效组织起来,建立起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整套管理制度,才能奏效。这些治黄实践对治理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团结最广大人民的力量,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用有效的组织制度、体制机制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模式科学化、效用最大化,形成合力。历朝历代的封建政治体制尽管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些,但这种政治理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政治理想。

  依法治国、奖罚分明。历代治黄事业必须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必须建立健全水利法规,依法治黄。黄河治理形成的法治意识和大量奖惩制度,构成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治国要有章法、有纪律,要依法治国、奖罚分明,这已经成为我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广为接受的基本政治理念。

  以水喻民、以民为本。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君舟民水”论,明确地把君王与臣民的关系形象地比做舟与水的关系,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作用。历代明君贤臣,无不以水为鉴,正确处理爱民与使民的关系,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李世民在与魏征、房玄龄等大臣研讨政务时,一再强调“载舟亦覆舟,所宣深慎”,“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执政理念。

  能上能下、人才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流百步为净,淤浊自去,这是水的自净作用,流水不腐与干部流动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隐含着相同的哲理,要通过干部管理体制创新,消除人为因素和主观意志的影响,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通过干部流动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干部准入机制和干部退出机制;通过干部培训和锻炼制度的完善,逐步形成不断吸取知识营养的提升机制;通过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逐步形成拒腐防变的免疫机制。

  胸怀要宽、谦虚谨慎。我国优秀传统官德的形成也往往与治水有关。墨子借水论述了如何亲士和用士的问题,认为执政者只有像江河纳百川那样,虚怀若谷,才能广泛延揽使用各方面的人才;只有像江河有无数源头那样,善于采纳不同的意见和兼收并蓄,才能兼听则明,使君臣上下同心同德,治理好国家。反之,如果器量狭小,就会像狭小的溪流一样容易干涸,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最终将落得个众叛亲离、土崩瓦解的下场。

  客观公正、过犹不及。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治水理论和实践中呈现出的“堙—疏—堤”的辩证发展过程,给孔子的理论思考以极大的启迪,“中庸”是孔子综合自然、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经验提出的一种择优方法论的概念。孔子以“中庸”为处世要旨,强调人们在思考判断问题时要“执中”。后世儒士奉中庸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圭臬。我们应该把中庸理解为看问题办事情要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偏激,做到古为今用,增强管理和领导工作的科学性。

  重视积累、防微杜渐。姜尚说,“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六韬·文韬·守土》),意思是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有可能酿成大患。还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谚语,都是从治水活动中得出的深刻道理。水是有源的,所以才有动力,才能不舍昼夜,装满低洼地方后继续前进流入大海,君子修身应像水一样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美好境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是不会长久的。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往往能从水性和治水活动中得到治国安邦的启发,并升华为治国安邦的思想。治水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治国思想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党坚持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思想,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思想,预防监督惩罚并重惩治腐败的思想等等治国理政思想,毫无疑问,应该视为我国传统的治水思想、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从现实性来看,黄河战略是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人民治黄七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黄河水利事业仍然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而要应对这些新的挑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需要从政治角度吸取古往今来的治黄智慧。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沿河两岸分布有东平湖和乌梁素海等湖泊、湿地,河口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黄河流域自然景观壮丽秀美,沙漠浩瀚,草原广布,峡谷险峻,壶口瀑布更是气势恢宏。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二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三是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四是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带,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编辑:申久燕

https://4g.dahe.cn/theory/20230913130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