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来康康为我省脱贫攻坚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们吧~
(编辑: 黄立赫 |供稿: 河南日报农村版 日期:2021年05月27日 )

2020年末,喜讯传遍了中原大地。


河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迎难而上,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

河南交出脱贫攻坚最美答卷,

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让我们来康康为我省脱贫攻坚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们吧~

黄久生,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工委书记。


2021年2月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黄久生说:“我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这么多年带领农民工兄弟们在外务工,增收脱贫,只是做了一些份内事,党给了我这么大一个荣誉,尤其是11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每当想起这些,浑身都涌动着感动的热流。

30多年来,我一刻都不敢停歇,因为我有700多位老人要养,因为我有一万多名农民工兄弟的期待。我给自己始终有个定位:不管走到哪里,我永远是那个晏岗村走出来的农村娃,永远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

脱贫攻坚已获全胜,支持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没有终点。作为一名农民工流动党工委书记,我更要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征,邓州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2021年2月25日,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李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对上当好参谋助手,对下做好服务指导,横向搞好协调配合,为邓州市107个贫困村、2.7万户8.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征说:“扶贫几年来,遇到的困难都已成为过去,亲历这段只争朝夕、激情燃烧的岁月,最朴素的表达,就是难忘。难忘扶贫干部出于公心如同家事的无私奉献;难忘老乡们脱贫之后的笑脸;难忘共同走向小康生活的喜悦……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值得自豪。但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们的工作将全面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对象、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加强学习,在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战,再立新功。”

杨书春,三门峡市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村民。


2021年2月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1992年,杨书春在一次煤矿井下事故中受伤,左腿高位截肢。2015年年底,杨书春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的扶贫政策激励下,他凭着顽强的意志用一副铁拐撑起家庭的一片天,通过种香菇、养黑猪,不但自己率先脱贫,还带领全村2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杨书春说:“现在想起那些年的苦日子还是很深刻,真是太穷了,要油没油,要盐没盐,我还得让我女人背,但是我怎么着也得让一家子吃上饭啊!
咱人穷志不能穷,人残志不能残。刚开始觉得山里种香菇是个好门道,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香菇种好。后来村里来了工作队,我又听从工作队的建议,发展养猪业,‘两条腿走路’致富。

在政府的帮扶下,我早早实现了脱贫,但我觉得一人脱贫不算能耐,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本事。我开始动员周边贫困群众种香菇,现在村里90%都是种香菇的。我去指导大家也不收钱,就是想着国家在我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我也要把大家拉起来!”


司保江,中共党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17年11月至2021年2月任鹿邑县夏庄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


驻村期间,司保江狠抓党建促发展,提出了“互联网+一红二绿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引领夏庄村快速发展,全村31户99人全部脱贫,夏庄村也由贫困村转变为河南省文明村镇、人居环境示范村、森林乡村、妇联“四组一队”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后备村,入选中宣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司保江说:“要坚决守住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一要持续抓好党建,用第一书记的过硬作风去带领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二要做“四个不摘”的坚定支持者、执行者,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有效防范返贫。三要把壮大集体经济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既要注重短平快的产业,让贫困群众短期内能增加收入;又要注重长效的产业,建立稳定增收的机制,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韩宇南,国家税务总局周口市税务局老干部科科长,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


2021年2月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韩宇南说:“2015年8月,我主动请缨来到前何村任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6年。

到村里后,我先从修路开始。我和村干部动员全村出动1100多人,挖土800多车,修通了11公里的水泥路。路通那天,全村敲锣打鼓,比过年都热闹。

但要真正脱贫,产业是支撑。我自掏腰包5.12万元,买来180亩辣椒种子发给村民,鼓励大家发展辣椒种植。种辣椒成功后,我又带着大家建了36座温室大棚,种瓜果蔬菜。2018年,前何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6856元提高到13628元。

前何村脱贫了,但这不是终点,我还要在乡村振兴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继续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宋瑞,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派驻息县弯柳树村第一书记。


2021年2月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用9年的时间,宋瑞通过传统文化改变人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扶心,道德育人,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

宋瑞说:“常常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让你在一个省级贫困村里坚守9年?’其实答案很简单: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初心和使命,是一个炎黄子孙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怎么改变贫困?我认为,思想观念不变,再好的扶贫政策也扶不了‘根上的贫’!所以我决定从扶心扶志、化育人心开始。我给村民讲孝亲敬老,讲勤劳致富,听着学着,村民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渐渐改变了,开始崇德尚仁、孝悌友爱。春风化雨无声,9年过去了,‘孝心村’成了我们致富的‘金招牌’,村民年均收入从1900元增长到了17800元。

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是战斗在一线的共产党员,肩负着总书记的重托和贫困地区人民的期望和幸福。我要和乡亲们一起,把弯柳树村建设成脱贫攻坚的样板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村、文化自信的幸福村!

杨书锋,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1年2月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17年,杨书锋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参与“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工程,企业共计带动1912户5700余人脱贫,为原阳县大宾镇等3个乡镇11个村3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了公益岗位。

杨书锋说:“2016年2月,因企业发展需要,我选择来到原阳投资建厂。2017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脱贫攻坚计划。作为大山里贫穷家庭出身的我,对贫穷深有感受,看到贫困家庭的生活窘境我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回到企业后,我就紧急安排部署脱贫攻坚任务,并想尽办法抽出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几年来,企业用于脱贫攻坚资金300多万元,并千方百计在企业内为200多名贫困人员提供岗位安排就业。

风雨兼程,勿忘来路。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是一名有良知的企业家的基本素养。我将以更大的热忱,继续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份绵薄之力!”

申学风,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


2021年2月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申学风引导村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1家,建成春秋大棚171座,日光温室大棚18座,发展1700多亩高效农业,发展张庄布鞋、春光油坊、文氏粗坊等地方文化特色加工服务业。张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0元到79万元的飞跃,11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全村人均收入达15100元。

申学风说:“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庄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多渠道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时我也参加了座谈,记下了总书记这句嘱托。我认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能吃亏、善吃亏、常吃亏’。2017年我们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我带头把家里开了20年的预制板厂关了。我认为,只有激发出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们带头热爱集体、带头脱贫致富、带头美化环境、带头弘扬正气,才能带领村民们过上’宜居宜业、富裕幸福’的生活。”

https://mp.weixin.qq.com/s/27E2RBaeTftKIH3DZDiF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