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李晔
| 初审:张梅
| 终审:梁丽丽
日期:2025年07月10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教学能力,近日,2025年度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开班。此次培训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承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梅工作室、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协办。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凯,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副院长王开,我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出席并致辞,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出席会议并讲话。
焦爱萍在致辞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洞察时代风云、理解国情国策、坚定理想信念的“导航仪”和“压舱石”。而教研室主任不仅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执行者,更是课程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信息环境复杂多元、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此次培训班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她强调,“形势与政策”课内涵式发展需要全省高校携手同行,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创新;本次培训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精心设计了培训内容,通过专题讲座、实践研修、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她希望参训学员要相互学习借鉴,凝聚发展共识,共同破解课程教学难题,推动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
陈凯指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其建设至关重要。作为课程教学团队的核心,教研室主任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是否真正过硬,关系到“形势与政策”课能否真正建好。希望参训学员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珍惜学习机会,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推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河南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梅就如何讲好“形策”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聚焦“国之大者”,让课程方向更“正”;二是聚焦“教之痛点”,让方法创新更“活”;三是聚焦“研之实效”,让团队建设更“强”。她希望,此次培训中大家以“空杯心态”潜心学习,以“问题导向”深度研讨,以“实干精神”谋划未来,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得更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真正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王开对与会领导专家和参训学员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焦裕禄精神及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他表示,为全力做好这次培训工作,结合培训需求和学院特色安排了专题课程、现场教学、沉浸式课堂等,他希望大家能够在舒心、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全面了解焦裕禄事迹,深刻领会焦裕禄精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持续提升能力作风。
本次培训班主要包括开班仪式、教学展示、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沉浸式学习、实践研修和结班仪式等多个环节。开班仪式由我校马院党委书记杨建坡主持,结班仪式由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我校马院院长张梅主持。
在教学展示环节,8名优秀教师紧扣“形势与政策”课程目标,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7位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成员作为点评专家进行精准指导。
在专题讲座环节,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孙学工围绕“中美关系新动向和中国特色外交”“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进行深入讲解。
在分组研讨环节,各组学员围绕“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基本情况”“如何上好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如何履职尽责”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各组成员热情分享所学、所思、所悟,共学、共研、共成长,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心得体会。
在沉浸式学习环节,培训学员观看学习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您好 焦裕禄》,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党性叩问、感悟提升等方式学习焦裕禄精神。
在实践研修环节,学员依次来到兰考县展览馆和“焦桐”广场,完成《光辉的一生》《笃行焦裕禄精神 奋进新征程 扬帆再出发》实践研修,感悟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委员、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等共200余人在现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