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厉行节约行动的倡议书
供稿:   校文明办    |  编辑:李晔   |  初审:樊要玲   |  终审:祁萌    日期:2025年11月03日

全体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

大学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更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责任。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修身立德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永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坚实基础。作为高校师生,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郑重发出如下倡议。

一、强化节约意识,争做资源节约的“守护者”

1.节约能源:离开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宿舍等场所时,务必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空调、风扇及各类用电设备。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减少设备待机能耗。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使用需严格管理,优化使用流程,杜绝空转现象。

2.珍惜水源: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发现供水设施损坏应及时报修。在节水管理制度、节水技术指标、节水宣传教育、用水精细化管理、节水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我校节水典型示范高校的带动作用。

3.爱惜粮食:校内外用餐坚持按需取餐、适量点餐,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坚决杜绝餐饮浪费;提倡适度点餐、剩餐打包,减少一次性餐具用品消耗。

4.节约用纸: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行动。确需打印、复印的文件资料,坚持双面使用。非正式文稿提倡使用单面废纸。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宣传品、印刷品印制数量。鼓励教材、教辅资料、工具书的共享、循环使用或购买二手书籍。

二、推行绿色办公,争做勤俭治校的“践行者”

5.优化管理效能: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提倡线上沟通解决问题。加强办公用品管理,按需申领,倡导使用可更换笔芯的书写工具、可重复使用的办公用品。公务接待坚持务实、节俭、高效的原则。

6.倡导绿色采购:在购置办公设备、实验耗材等物资时,优先选择节能、环保、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支持绿色供应链建设。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7.减少一次性消耗:会议、活动尽量减少一次性纸杯、便签、签字笔等用品的使用。师生日常应养成自备水杯、环保购物袋的习惯,减少塑料污染。

三、倡导理性消费,争做简约生活的“引领者”

8.坚持适度消费: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追求奢华享受。购物前审慎考虑实际需求,避免冲动消费和过度囤积。优先选择经久耐用、性价比高的商品。

9.践行绿色出行:短途出行优先选择步行、骑行;鼓励乘坐公共交通或采用拼车方式,减少单人单车出行。规范停放、使用校园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绿色出行设施。公务活动统筹用车,减少单独派车。

10.追求精神富足: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研究、体育锻炼、志愿服务、文化艺术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生活品质与幸福感,降低对物质消费的过度依赖。

四、促进循环利用,争做物尽其用的“推动者”

11.搭建共享平台:鼓励开展教材、教辅、工具书、文体用品、小型电子产品及配件等物品的共享、交换、捐赠活动。倡议搭建教材漂流站、共享书屋、线上闲置物品交换等平台。

12.延长物品寿命:爱护公共财物和个人物品,注重日常维护和及时维修。对于旧衣物、书籍、电子产品等尚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鼓励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捐赠或二手交易,赋予其新的生命价值,避免直接废弃。

13.实行垃圾分类:率先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餐厨垃圾按国家及属地要求规范处置,可回收物统一回收,交由规范的回收渠道处理。采取生活垃圾减量化措施,按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容器设施,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师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五、发挥表率作用,争做节约风尚的“传承者”

14.教职员工率先垂范:广大教师、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应以身作则,在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后勤服务及日常言行中自觉践行节约理念。将勤俭节约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科研管理和服务育人全过程,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和工作作风引领校园节俭新风。

15.青年学子自觉担当:全体同学应深刻理解厉行节约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将勤俭节约内化为个人品德修养,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积极参与节约实践活动,主动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学,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优良风貌和责任担当。

16.共建节约文化生态:各职能部门、学院、研究机构、学生组织应将节约理念融入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通过宣传栏、校园网、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全体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学校园的每一份资源都凝聚着社会的投入与期望;我们的每一次节约行动,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对大学精神内涵的深刻诠释。厉行节约绝非一时之举,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校园风尚;也非一人之力,而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勠力同心。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携手共建节约型校园,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注入强大动能,也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应有的智慧与力量!

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