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豫鲁黄河文化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供稿:   社会科学部(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    |  编辑:李晔 |摄影:韩星   |  初审:刘丽丽   |  终审:樊要玲    日期:2025年11月27日

11月26日,首届豫鲁黄河文化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张立勇,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李殿魁,我校党委书记王笃波,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一级巡视员、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金才,中国建筑五局河南公司董事长周国森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豫鲁两地文化促进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我校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与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河南文促会常务副主席张占仓主持。

王笃波向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是落实豫鲁两省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行动,旨在推动两地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生态治理、资源整合等关键议题共谋发展新篇。他强调,学校要进一步与豫鲁两地的学术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学校科研人才优势与两地的文化资源、实践需求的深度融合,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立勇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承载民族精神与时代使命。豫鲁两省地缘相接、文缘相通,在黄河文化传承与流域发展中具有关键地位。他强调,此次研讨会是落实国家“江河战略”的重要举措,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省协同,充分挖掘并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能。

会议特邀黄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我校原党委书记朱海风,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李殿魁,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王星光,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明钦,我校智川书院院长饶明奇,河南省社科院历史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张新斌进行主旨发言。发言主题围绕黄河文化的教育资源转化、豫鲁协同落实黄河治理与水利建设、黄河及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黄河铁路大桥历次选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理论贡献、黄河战略的区域发展等展开。

与会人员参观我校水文化馆

与会人员参观我校汪胡桢院士特藏室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我校水文化馆和汪胡桢院士特藏室。

此次研讨会成功搭建了豫鲁两省协同联动、共建共享的机制化平台,标志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迈入区域协作新阶段。两地将以此为契机,强化战略协同,系统性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并推动其现代性转化,以区域合作之“力”,激活文化时代之“价值”,为整体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与持久文化动能。

此次研讨会由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和我校主办,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山东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协办,中国建筑五局河南公司承办。会议受到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