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五五”:水文化与未来座谈会在我校举办
供稿:   社会科学部(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    |  编辑:李晔|摄影:傅文骏   |  初审:刘丽丽   |  终审:樊要玲    日期:2025年11月06日

11月5日下午,由中国民主建国会河南省委员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我校联合主办的建言“十五五”:水文化与未来座谈会在我校第四报告厅举行,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公司副总经理侯纯辉、副校长赵军、水利部宣教中心原党委书记周文凤、校原党委书记朱海风、黄河交通学院副校长周鼎钧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杨士海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水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及师生代表50余人参与本次座谈会。本次会议以“十五五”规划中的水文化:生态、文化与未来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梁留科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民建省委会响应幸福黄河建设三年行动,开展“同心出彩·助推幸福黄河建设”专项行动,相关建议获省委书记批示。他强调,水文化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统筹保护与发展的核心纽带,民建省委会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梳理专家意见,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黄河流域水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侯纯辉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承载中华文明智慧的“文化长河”,“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阶段,探讨水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水文化需通过与生态、科技、文旅融合焕发新生,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公司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究平台,聚焦水文化资源梳理、数字化保护与产业融合,将工程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为“十五五”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赵军指出,本次会议主题既契合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战略导向,又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极具战略高度与现实意义,为各方共商水文化发展大计搭建了关键平台。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与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的优势,推动水文化研究与教学实践、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十五五”期间水文化建设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主题交流环节,杨士海和侯纯辉分别主持上半场和下半场专家报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水利科技和水文旅产业公司等11位专家学者围绕未来水文化研究方向与策略、水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赋能水文化建设、黄河流域水文化保护传承与实践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真知灼见。黄河交通学院、我校社会科学部(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也分别交流发言。

在随后的项目对接与合作洽谈中,各方围绕水文化研究项目落地实施充分交换意见,就校地、校企协同推进水文化研究的合作方向与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水利部宣教中心原党委书记周文凤表示,水文化研究是服务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整合行业资源与研究力量,让水利精神与水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为“十五五”水文化规划建设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更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水文化发展的新机制。这既是对中华水文化的传承延续,更是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创新实践,将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为全国水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协同推进产生积极影响。